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
宋 · 吴芾
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
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
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
孤云俄暂出,道俗纷苍黄。
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
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
孤云俄暂出,道俗纷苍黄。
注释
我:诗人自己。年:年龄。
七十五:具体年龄。
木末:树梢。
挂:悬挂。
残阳:落日余晖。
纵使:即使。
身:身体。
未逝:尚未离开。
岂:难道。
久长:长久。
尚冀:仍然希望。
林间:山林之中。
住:停留。
共:一起。
末光:余晖。
孤云:孤独的云彩。
俄暂:忽然短暂。
出:出现。
道俗:世俗之人。
纷:纷乱。
苍黄:形容色彩驳杂,这里指世事变化无常。
翻译
我已年届七十五,夕阳挂在树梢头。即使身体尚未离开,又能长久到何时呢?
还希望能留在山林,和师友共享余晖。
孤独的云彩忽然显现,世间纷扰如苍黄大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十五岁高龄时的感慨和向往。"我年七十五,木末挂残阳"表达了诗人对光阴的珍惜,树梢上挂着夕阳的余晖,象征生命将尽。"纵使身未逝,亦岂能久长"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即便身体尚存,也难逃时光的荏苒。
"尚冀林间住,与师共末光"中,“尚冀”表达了希望,诗人渴望在林间安贫乐道,与“师”(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智者)一起享受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孤云俄暂出,道俗纷苍黄"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与世事混沌的画面,孤独的云彩偶尔出现,而世间的是非、道德与世俗观念交织,显得复杂而又模糊。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归隐山林的意境,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通过这些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豁达与生命的珍贵,以及他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