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出处:《将晓二首 其一》
唐 · 杜甫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
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
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
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
注释
石城:坚固的城池。击柝:敲梆子报时。
铁锁:铁制的城门锁。
开关:打开城门。
鼓角:战鼓和号角。
荒塞:荒芜的边塞。
星河:银河。
曙山:破晓的山峰。
巴人:指四川一带的人。
小梗:小的困扰或阻碍。
蜀使:出使蜀地的人。
动无还:常常不能返回。
垂老:年老。
孤帆:孤独的船只。
百蛮:众多的蛮荒之地。
翻译
石城守夜人敲响梆子,铁链即将开启城门。战鼓号角在荒凉边塞回荡,曙光照耀下星辰落入山峦。
巴地百姓常受困扰,蜀地使者出使难以回归。
我年事已高,孤独一人乘船远行,穿越众多蛮荒之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边塞之戍的诗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孤独的景象。"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一句,以沉重的节奏表现了边关的严密与紧张,而“鼓角悲荒塞”则透露出一种战争的哀伤和边疆的荒芜。"星河落曙山"描绘了一幅天边星辰逐渐隐退,晨光初照的壮丽画面。
接着,“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两句,通过对巴蜀一带地理特征的刻画,表达了出行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不舍。"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则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旅人,独自驾着孤单的小船,在充满危险的水域中前进,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物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境遇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