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晴时不测,天地意如何
出处:《与诸同人泛舟天桥湾得骸字磨字二首》
清 · 戴亨
雨暗昨霄月,烟开此日波。
阴晴时不测,天地意如何。
云色风头静,天光水面磨。
悠然若有会,山鸟忽来歌。
阴晴时不测,天地意如何。
云色风头静,天光水面磨。
悠然若有会,山鸟忽来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湖面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深刻感悟。
首联“雨暗昨霄月,烟开此日波”以对比手法,描绘了昨夜雨中月色朦胧,而今日晨雾散去,湖面波光粼粼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自然界中阴晴不定的规律。
颔联“阴晴时不测,天地意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界不可预测性的感慨,以及对天地间复杂情感的探索。这里的“天地意”,既可理解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可视为某种超然于人类之上的深邃哲理。
颈联“云色风头静,天光水面磨”则转向对当下景象的细致描绘。云层的色彩在风的吹拂下显得宁静而和谐,天空的光芒似乎与湖面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这一联通过视觉的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感。
尾联“悠然若有会,山鸟忽来歌”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与自然达到了某种心灵上的共鸣,感受到了一种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突然,山间的鸟儿开始歌唱,这一声声鸟鸣,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湖面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阴晴不定的规律,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