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出处:《咸淳壬申六月不暑》
宋 · 徐经孙
常年六月六,暑气何其酷。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鉴赏
这首宋朝徐经孙所作的《咸淳壬申六月不暑》,描绘了一幅夏日难得的清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寻常六月的酷热,狗因炎热而吐舌,猫也感到背部的闷热。然而,接下来的句子突然转折,描述了一个凉爽的六月,阳光隐退,小雨轻洒,空气变得清新。诗中运用了“萧然”、“凉气足”、“浴了肌起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凉爽之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清新的气息。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时局的担忧。诗人提到“本朝王火德”,暗示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接着,他表达了对君臣德行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扫除阴邪,让国家如同日月般明亮。最后,诗人以“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结尾,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以及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对比寻常酷暑与罕见凉夏,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