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石壁面势异,大似伊阙雕孱颜
出处:《游灵隐次日作诗记之》
清 · 袁昶
少耽名山游,欲乘龙蹻去。
昨游灵鹫岭,异状难名数。
日行阎浮岚气殷,绿萝上覆云根孱。
洞中瘖虎伏何处,洞外老藓缘梯斑。
世上炎歊峡中冷,寒碧一勺牙生鋋。
峰峰石壁面势异,大似伊阙雕孱颜。
梁穿唐凿不暇诘,神工鬼斧搜天关。
辟支弟子已伟绝,况有七佛难跻攀。
韬光苦县篇第几,缥缈湿翠浮云间。
余杭之胜天目最,灵脉奔渟此山会。
绝顶传闻宵见日,海门遥望涛如带。
匆匆兴尽未果游,径坏奔泉鸣石濑。
山僧劫后梵筵空,惟有危楼卧古钟。
事往何人留镂壁,时清无钵可降龙。
逃空早晚重来此,待取秋山霜叶红。
昨游灵鹫岭,异状难名数。
日行阎浮岚气殷,绿萝上覆云根孱。
洞中瘖虎伏何处,洞外老藓缘梯斑。
世上炎歊峡中冷,寒碧一勺牙生鋋。
峰峰石壁面势异,大似伊阙雕孱颜。
梁穿唐凿不暇诘,神工鬼斧搜天关。
辟支弟子已伟绝,况有七佛难跻攀。
韬光苦县篇第几,缥缈湿翠浮云间。
余杭之胜天目最,灵脉奔渟此山会。
绝顶传闻宵见日,海门遥望涛如带。
匆匆兴尽未果游,径坏奔泉鸣石濑。
山僧劫后梵筵空,惟有危楼卧古钟。
事往何人留镂壁,时清无钵可降龙。
逃空早晚重来此,待取秋山霜叶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袁昶游历灵鹫岭的所见所感。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惊叹,如日行间岚气蒸腾,绿萝覆盖的云根,以及奇特的洞穴景象。诗人还提到了峭壁如伊阙般壮观,石刻工艺精巧,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他赞赏灵隐寺的禅意与胜景,尤其是山顶的日出和涛声,但遗憾未能尽兴而归。最后,他表达了期待秋日重游,欣赏红叶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