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
出处:《经巩华城》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秋风鞍马苦,独过巩华城。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
奚儿弯石弩,赵女割银筝。
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
奚儿弯石弩,赵女割银筝。
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行经巩华城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沧桑感和悲壮之情。
首句“秋风鞍马苦”,点明了季节与旅途的艰辛,秋风萧瑟,鞍马劳顿,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独过巩华城”一句,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穿越这座古城的孤独感,与后文的场景形成对比,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龙瓦飞空殿,雕旗折大营。”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龙瓦(可能指宫殿上的瓦片)在空中飞舞,暗示了战斗的激烈;而“雕旗折大营”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惨烈,旗帜被折断,营地遭受破坏,显示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
“奚儿弯石弩,赵女割银筝。”这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将战争与和平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奚儿(古代北方民族)弯弓射箭,赵女(可能指古代赵国的女子)弹奏银筝,一动一静,一战一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讵念良家子,凄凉出塞情。”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那些被迫离乡背井、远离家庭的士兵们的同情与哀怜。他们本是良家子弟,却不得不远离家乡,投身战场,承受着凄凉的出塞之苦,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战争残酷以及人性光辉的独特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