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洗眼看银黄,得桂连枝手尚香
出处:《用大成四桂坊韵赋诗赠令狐昆仲》
宋 · 陈与义
乡人洗眼看银黄,得桂连枝手尚香。
盛事固应传雁塔,新诗不减住鸡坊。
醍酥乳酪元同味,羯末封胡更合堂。
从此葛恢门下客,知名可但一杨方。
盛事固应传雁塔,新诗不减住鸡坊。
醍酥乳酪元同味,羯末封胡更合堂。
从此葛恢门下客,知名可但一杨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乡人:乡亲们。银黄:丰收的金黄色彩。
桂:桂花。
连枝:整枝的桂花。
手尚香:手上仍有香气。
雁塔:古代学府,这里指学术名流聚集之地。
新诗:新的诗歌作品。
住:保持,继续。
鸡坊:可能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醍酥:比喻醇厚的美酒。
乳酪:奶制品。
元同味:原本就有相同的风味。
羯末:胡人的酒,泛指异族文化。
封胡:与胡人共饮。
更合堂:更加适宜,和谐。
葛恢:虚构或历史上的名人,此处代表学问渊博的人。
门下客:门徒,弟子。
知名:出名。
一杨方:一个杨方,可能是作者自指或某位友人。
翻译
乡亲们洗净眼睛欣赏银黄色的丰收景象,手里还留有桂花的香气。这样的盛事自然会流传到雁塔,新的诗歌创作也不逊色于鸡坊的文风。
醇酒和乳酪原本就有相同的美味,胡人和汉人共同举杯更显和谐。
从此,我将成为葛恢门下的得意门生,名声仅因一个杨方而广为人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大成四桂坊韵"为题,表达了对令狐昆仲的赞美和赠诗之意。诗中通过描绘乡人对银黄色的桂枝的惊叹,以及手留余香的细节,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桂香的诱人。诗人将这种盛事与雁塔(可能指学问之塔)相提并论,暗示了令狐兄弟在学术上的成就。
"新诗不减住鸡坊"一句,鸡坊可能指的是文人雅集的地方,意指令狐昆仲的新作同样富有文采,不逊于往昔。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将醍醐酥酪和羯末封胡(可能指胡人美食)相融,强调了文化交融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葛恢门下客自比,表达自己愿意成为令狐昆仲门下的得意门生,而令狐兄弟的名声不仅限于一人,如同杨方一样,声名远播。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既赞扬了对方的才华,也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