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
出处:《送戴道士住天台》
元 · 程钜夫
君承恩命住天台,万壑千峰绕绛台。
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
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
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
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
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
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天台山的生活情景,充满了仙气与自然之美。首句“君承恩命住天台”,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所在之地,天台山自古便是道教圣地,此处以“恩命”二字,既体现了对主人公身份的尊敬,也暗示了其与道家文化的深厚联系。
“万壑千峰绕绛台”一句,以壮丽的山景作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绛台”可能指的是天台山的某座山峰,其被万壑千峰环绕,更显其独特与尊贵。接下来,“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门外的霞光与云海,以及杯中的景象仿佛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则进一步展现了道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与野鹤一同观赏桃花,与山猿共同采集草药,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道士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其修行生活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两句,通过回忆三十年前的自己也曾到过此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天台山的古老与神圣,以及在此地留下印记的悠久历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道士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道教文化中追求自然和谐、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与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