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出处:《画笋遗许口北》
明 · 徐渭
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画笋遗许口北》。诗中以“口北清馋似大苏”开篇,巧妙地将主人公的食欲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相提并论,暗示了其对美食的热爱。接着,“穷边那得笋烧垆”一句,通过对比边远之地难以寻得佳肴,表达了对美味的渴望与珍惜。
“曾闻止渴消梅子”引用了古代诗句,意在强调画中的竹笋如同梅子一般,能解渴生津,既是对画作艺术效果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的审美情趣。最后,“故写龙孙与大夫”,以“龙孙”比喻竹笋,寓意高雅,而“大夫”则进一步提升了竹子的形象,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画中竹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