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调阳春远,清歌乙夜长
出处:《夜过周懋脩馆中月色盈庭皎如霜雪即席口占》
明 · 胡应麟
咫尺周郎馆,衡茅葑水傍。
披襟流素月,把袂落繁霜。
逸调阳春远,清歌乙夜长。
预愁明发路,枫叶乱金阊。
披襟流素月,把袂落繁霜。
逸调阳春远,清歌乙夜长。
预愁明发路,枫叶乱金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拜访友人周懋脩的馆舍时所见的月色美景,以及与友人相聚畅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咫尺”、“披襟”、“流素月”、“把袂”、“逸调阳春”、“清歌乙夜”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氛围。
首句“咫尺周郎馆,衡茅葑水傍”,点明了地点,以“咫尺”形容距离之近,暗示了朋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衡茅”、“葑水”描绘了馆舍周围的环境,朴素而自然,为后续的月色描写铺垫。
“披襟流素月,把袂落繁霜”两句,通过“披襟”、“流素月”展现了一幅月下闲谈的画面,月光如水般洒在友人的身上,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把袂”则形象地描绘了两人紧握着手,共同欣赏月色的情景,“落繁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深沉。
“逸调阳春远,清歌乙夜长”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月夜的静谧与友情的深厚融为一体。这里“逸调”指高雅的音乐或谈话内容,“阳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境,“乙夜”则表示深夜,整句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赞美。
最后,“预愁明发路,枫叶乱金阊”两句则从相聚的喜悦转向了离别的忧愁。诗人预想到明天早晨就要分别,心中充满了不舍。这里的“枫叶”象征着秋天的离别,而“乱金阊”则可能是指枫叶在阳光下闪烁的景象,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色、友情、离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