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出处:《送李生还四明诗》
元末明初 · 宋濂
北风何逶迤,雪花大于手。
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
念子初来时,才思若茧丝。
抽之已见绪,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艳慕。
跹跹媚学徒,三步亦回顾。
余生老且至,秋发垂两肩。
得之喜欲舞,如获宝璐然。
素编耽清昼,青灯坐深夜。
深玄欲忘寝,荐味如啖蔗。
一朝别我去,何以释离忧。
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风起,吹舟不得往。
共穿钟阜云,时看白石长。
风本无情物,岂能知我心。
事既不能谐,赠言如赠金。
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
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
群经耿明训,白日丽清天。
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
姬孔亦何人,颜回了不异。
肯堕盆盎中,当作瑚琏器。
不见金谷园,琼芳委尘沙。
泰山有乔松,老干凌苍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
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明年二三月,罗山花正开。
登高日骋望,迟子能重来。
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
念子初来时,才思若茧丝。
抽之已见绪,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艳慕。
跹跹媚学徒,三步亦回顾。
余生老且至,秋发垂两肩。
得之喜欲舞,如获宝璐然。
素编耽清昼,青灯坐深夜。
深玄欲忘寝,荐味如啖蔗。
一朝别我去,何以释离忧。
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风起,吹舟不得往。
共穿钟阜云,时看白石长。
风本无情物,岂能知我心。
事既不能谐,赠言如赠金。
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
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
群经耿明训,白日丽清天。
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
姬孔亦何人,颜回了不异。
肯堕盆盎中,当作瑚琏器。
不见金谷园,琼芳委尘沙。
泰山有乔松,老干凌苍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
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明年二三月,罗山花正开。
登高日骋望,迟子能重来。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为友人李生即将返回四明而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冬日北风凛冽、雪花纷飞的景象,以此渲染离别的哀愁氛围。诗人以雪花之大、北风之威,暗喻离别之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不舍。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不可避免。后半部分则转而赞美友人的才华与品德,以及两人深厚的友谊。诗人提到友人初来时才思如同茧丝,经过努力逐渐展现出五彩斑斓的才华,成为儒林中的佼佼者,赢得了众人的艳羡。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诗人不禁忧虑如何才能排遣心中的离愁。
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怀与鼓励。诗人希望友人在追求学问的路上能够坚持不懈,不断进步,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应放弃。他引用“九仞山”和“功或少一篑”的典故,强调学习之路虽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终将有所成就。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收尾,期待友人在新的一年里再次相聚,共同欣赏罗山花开的美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