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
出处:《听转庵弹琴》
宋 · 许及之
竞春人去客苔侵,喜对安仁理玉琴。
百尺游丝非助我,一声啼鴂是知音。
湘桃作意红兼白,碧柳随宜浅更深。
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
百尺游丝非助我,一声啼鴂是知音。
湘桃作意红兼白,碧柳随宜浅更深。
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艺术的感悟,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竞春人去客苔侵,喜对安仁理玉琴”以“人去”、“苔侵”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荒凉的景象,与“喜对”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仿佛在与古代诗人安仁对琴对话,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
颔联“百尺游丝非助我,一声啼鴂是知音”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游丝”与“啼鴂”分别比喻为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触动,前者看似无用,后者却能成为真正的知音,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外界干扰的淡然态度。
颈联“湘桃作意红兼白,碧柳随宜浅更深”通过描绘春天的湘桃与碧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红白相间的桃花与深浅不一的碧柳,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寓意着生命的多样性和美好。
尾联“昨日胭脂今日雪,可怜墙角两来禽”则以“胭脂”与“雪”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墙角两来禽”这一细节,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处的观察,也暗示了生命虽短暂却充满希望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音乐艺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