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茗中泠近十年,年时对品佛岩泉
出处:《听水斋杂忆 其十》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不茗中泠近十年,年时对品佛岩泉。
缑山纵不吹笙去,禁得番番海变田?
缑山纵不吹笙去,禁得番番海变田?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听水斋杂忆(其十)》。陈宝琛以茶会友,品味自然之趣,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不茗中泠近十年”,诗人自述近十年未曾品饮中泠泉水,中泠泉为古代名泉之一,此处借指佳茗或高雅的茶饮。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品茗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年时对品佛岩泉”,“年时”指往昔的时光,“佛岩泉”则可能是诗人记忆中的另一处品茗之地,或是某种象征,强调了过去与现在对比,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后两句“缑山纵不吹笙去,禁得番番海变田?”中,“缑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吹笙”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有的生活情趣,象征着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番番海变田”则可能暗喻世事变迁,海浪翻滚,田园易主,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茶事、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