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出处:《秋郊晚眺》
清 · 林遇春
间行近郭遣无聊,云物稀疏漾柳条。
隔浦归帆轻带雨,小桥流水暗通潮。
岩前瀑响飞晴雪,烟里歌声出晚樵。
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隔浦归帆轻带雨,小桥流水暗通潮。
岩前瀑响飞晴雪,烟里歌声出晚樵。
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鉴赏
这首《秋郊晚眺》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傍晚在郊野所见之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首联“禾黍郊原已尽删,携筇蹊径亦宽闲。”开篇即以“删”字形象地描绘了收割后的田野景象,一片空旷与宁静。接着“携筇蹊径亦宽闲”,则通过行走于田间小径的诗人自身,进一步渲染了这份闲适与自在。
颔联“月澄暗水无低岸,云度前村不碍山。”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清澈的月光与深邃的水面相映成趣,月光似乎没有被低矮的河岸遮挡,展现出一种超脱的美感。同时,云雾轻度过前村,却未遮蔽远处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颈联“烟外牧童横笛起,溪边渔妇带罾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远处的牧童吹响横笛,悠扬的笛声在空中回荡;近处的渔妇带着鱼网归来,生活气息浓厚。这两句通过牧童和渔妇的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临岐归去频回首,领取诗情落照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不舍与留恋,即使在归途中也不忘频频回首,试图将这份诗意与夕阳的余晖永远铭记心中。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也流露出其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秋郊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郊野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美的深刻感受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