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竹欹将倒,林花湿不飞
出处:《晓晴发黄杜驿二首 其二》
宋 · 杨万里
巷竹欹将倒,林花湿不飞。
总将枝上雨,洒入轿间衣。
晴色犹全嫩,春寒肯便归。
祗能欺客子,户户闭荆扉。
总将枝上雨,洒入轿间衣。
晴色犹全嫩,春寒肯便归。
祗能欺客子,户户闭荆扉。
注释
巷竹:巷子里的竹子。欹:倾斜。
将倒:即将倒下。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湿不飞:因湿而无法飞翔。
总将:总是带着。
枝上雨:从树枝上的雨水。
洒入:洒落在。
轿间衣:轿厢里的衣服。
晴色:晴朗的色彩。
犹全嫩:仍然显得娇嫩。
春寒:春天的寒冷。
肯便归:轻易地离去。
欺客子:欺骗过客。
户户:每家每户。
闭荆扉:关闭着用荆棘编成的门。
翻译
巷中的竹子倾斜欲倒,林间的花朵被雨水打湿无法飘飞。雨点总从树枝落下,打湿了轿中的衣物。
尽管天气转晴,但春天的寒意还未消退。
只能欺骗过路的客人,家家户户紧闭着荆棘做的门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晨光中细雨过后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情怀和对归去心切的情感。
“巷竹欹将倒,林花湿不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晨曦中雨后的竹影和花容。竹子因为积水而弯曲,花朵则因潮湿而未能轻盈飞舞,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
“总将枝上雨,洒入轿间衣。”这里,“总将”表明一种连续不断的动作,枝头的雨珠滴落在轿中人的衣服上,增添了一份清新凉爽之感。
“晴色犹全嫩,春寒肯便归。”即使天气渐晴,但春日的阳光依旧柔和而不烈,诗人似乎在询问这种春寒是否已足以让他安心启程回家。
最后两句,“祗能欺客子,户户闭荆扉。”则透露出一种对外界隔绝、自我封闭的生活状态。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逃离尘世纷扰的愿望,或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疏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情怀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自我封闭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