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谙心所好,不是为离群
出处:《题费国聘市隐园》
明 · 余继登
大隐在城市,清幽独羡君。
凿池堪受月,架栋欲栖云。
冠挂神羊影,身藏雾豹文。
偶谙心所好,不是为离群。
凿池堪受月,架栋欲栖云。
冠挂神羊影,身藏雾豹文。
偶谙心所好,不是为离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都市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追求,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繁华的超脱。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与世隔绝又不失雅致的生活场景。
首句“大隐在城市,清幽独羡君”开篇即点明主题,将“大隐”置于喧嚣的城市之中,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隐士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的纯净。接下来,“凿池堪受月,架栋欲栖云”,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高远,池塘能映月,屋梁似可栖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冠挂神羊影,身藏雾豹文”两句则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暗示隐士的不凡气质与内在的深邃。神羊与雾豹,既是自然界中的神秘生物,也象征着隐士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超然物外的态度。
最后,“偶谙心所好,不是为离群”表达了隐士并非因逃避社会而选择隐居,而是因为内心真正喜爱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坚持,也流露出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自我价值与精神寄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