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草书残驿舍灯,翠华冲雪恐难胜
出处:《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
明 · 边贡
谏草书残驿舍灯,翠华冲雪恐难胜。
回轺莫向春明路,见说君王在白登。
回轺莫向春明路,见说君王在白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君王行踪的关切。
首句“谏草书残驿舍灯”,以“谏草”象征诗人的忠诚与谏言,而“书残”则暗示了谏言的不被采纳或被遗忘,与“驿舍灯”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氛围。这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深夜在驿舍中书写谏言的情景,展现了其坚守道义、不畏权势的精神风貌。
第二句“翠华冲雪恐难胜”,“翠华”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借指君王。诗人想象君王在大雪中前行,担心其难以承受严寒与艰难,表达了对君王身体健康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第三句“回轺莫向春明路”,“回轺”指的是君王返回京城的道路,“春明”则代表了京城。诗人劝诫君王不要走往春明路,可能暗含着对君王可能遭遇危险或不利情况的预感,体现了诗人对君王安全的忧虑。
最后一句“见说君王在白登”,“白登”是一个地名,历史上曾发生过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诗人通过引用这一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君王安全的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君王处境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君王安全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明代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