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出处:《湖南客中春望》
唐 · 顾况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嘹嘹:形容雁鸣声清亮。北向:指雁群向北飞。
渌波:清澈的水波。
通津:渡口,可以过河的地方。
风尘:比喻世事艰难,战乱或旅途劳顿。
涕泪:眼泪。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官职。
归隐:辞官隐居。
吴渚:吴地的水边。
香莼:一种水生植物,味道鲜美。
吐春:春天生长旺盛。
翻译
雁群声声向北飞,何处绿水通桥梁。在四海风尘中,我怜惜自己两鬓斑白,流落在天涯,心情凄凉。
故乡的亲人期盼音信断绝,身处异乡,景色虽新却满含哀伤。
我决定抛弃官职归隐,吴地湖边的莼菜正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游子在春日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迫切期盼和探寻。接下来的"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则写出了诗人在异乡飘零、孤独无依的情况,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这两句突显了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情感差距和时间流转的无常。诗人通过"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表达了内心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乡愁和归隐之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