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全文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

宋 · 刘克庄
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
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

拼音版原文

céngpiáoyáoguànshēngyōngdiāo

jīntáiyǒumìngzhōngzhùtiěyàngōngqiě

jiànshuōshūláiluòyòuchuánzhānzhànghuái

zhījīn西běiduōhuìnánguīruò

注释

嫖姚:指汉代名将霍去病,以勇猛善战著称。
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因平定叛乱有功封伏波将军。
生马:未经驯服的马,象征艰苦的战斗环境。
雕戈:雕饰华丽的武器。
金台:古代宫殿名,此处比喻朝廷的命令。
铁砚:坚固的砚台,象征坚持不懈的努力。
汝洛: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淮河:中国东部的重要河流,这里指边境地区。
机会:指战争或政治上的机遇。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翻译

他曾追随嫖姚和伏波这样的名将,常骑着未经驯服的战马,手持华丽的武器。
即使金台有命令必须完成,铁砚无功也要继续磨砺,这是他的决心。
听说有帛书从汝洛传来,又传闻敌军逼近淮河的毡帐边疆。
如今西北局势动荡,机会众多,而你想要南归,心中作何打算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郑宁示边报走笔戏赠》。诗中通过对古将曾参、姚戈、伏波的英勇事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于边塞战事的关注和对军事才能的赞赏。

“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这两句通过提及曾参、姚戈、伏波三位古代名将,展示了他们征战沙场、驰骋疆场的情景,其中“嫖姚”应为“姚戈”,是西汉时期的名将。这些将领惯于骑马作战,生长于马背之上,手持雕戈(一种古代兵器),形象地描绘了他们英勇善战的特点。

“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这里的“金台”和“铁砚”都是比喻用语,意指即使是最坚固的城台,也需要不断地修筑和加强;而即便是铁制的砚台(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如果不经常使用和磨砺,也会生锈失去其效用。这些比喻意味着无论是物质的防御设施还是人的能力,都需要不断地维护和提升。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这两句提到了一种信息或命令通过丝绸书信(帛书)从汝洛地区传递过来,同时也提及了毡帐(一种军用帐篷)的紧急部署可能已逼近淮河。这里反映出边疆战事的紧迫和动荡。

“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西北边疆众多军事机遇的认识,并询问身为武将的“吾子”(这里可能是对友人的亲昵称呼)对于回到南方去的想法和打算。诗人似乎在鼓励这位武将抓住西北战场上的机会,而不是选择退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名将的事迹,强调了军事才能的重要性和边疆防御的紧迫性,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战局的关切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