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狂落魄,只似醉瞢腾
出处:《元夕陪须溪野庙观灯》
宋末元初 · 赵文
岂能狂落魄,只似醉瞢腾。
媪拜儿看笑,蛮妆鬼见憎。
客中犹有酒,乱后此看灯。
携手沙河路,前身梦里曾。
媪拜儿看笑,蛮妆鬼见憎。
客中犹有酒,乱后此看灯。
携手沙河路,前身梦里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岂能:怎能。狂落魄:放任自己沉沦失意。
只似:只是像。
醉瞢腾:喝醉了一般昏昏沉沉。
媪:老妇人。
儿:孩子。
蛮妆:异族打扮。
鬼见憎:连鬼都讨厌。
客中:身处异乡。
乱后:战乱之后。
看灯:欣赏元宵灯会。
携手:手牵手。
沙河路:沙河路。
前身:前世。
梦里曾:梦境中的景象。
翻译
怎能放任自己沉沦失意,只是像喝醉了一般昏昏沉沉。老妇人对着孩子笑看着,异族打扮的人连鬼都讨厌。
身处异乡仍有酒可饮,战乱之后还能欣赏元宵灯会。
手牵手漫步在沙河路上,这条路仿佛是前世梦境中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时在须溪野庙观灯的情景。诗人并不愿沉沦于放纵或醉态,而是保持着清醒的态度,观察着周围的人们。他注意到一位老妇人带着孩子前来观灯,孩子看着母亲的虔诚模样感到好笑;而异族的装扮则让旁观者感到陌生甚至厌恶。尽管身处战乱之后的混乱之中,诗人仍能找到乐趣,欣赏这难得的节日灯火。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梦中与友人携手走过沙河路,这增添了观灯之夜的怀旧与梦幻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元夕观灯时的社会风情以及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质朴,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