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罍
出处:《蚊蝇五言一首》
宋 · 刘克庄
蚊集殊难散,蝇驱已复回。
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罍。
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
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
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罍。
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
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蚊:小型昆虫,吸血。集:聚集。
殊:特殊,这里指难以。
散:驱散。
蝇:苍蝇。
驱:驱赶。
复:再,又。
回:回来。
偏:特别。
侵:侵扰。
枕簟:枕头和竹席。
败樽罍:喝空的酒杯。
噬脐:比喻做错事后后悔莫及。
去:离开。
洗足:清洗脚部。
来:到来。
化工:自然的力量或造物主。
生育:创造。
尔:你们,指蚊蝇。
甚:非常。
仁:仁慈。
翻译
蚊群聚集难以驱散,苍蝇赶走后又返回。特别喜欢叮咬枕席,尤其喜好喝空的酒杯。
它们吸食完毕就离开,从未洗净过脚爪。
大自然创造你们,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仁慈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蚊子和蝇虫对人生活的扰乱,以轻松诙谐的笔法展现了自然界小生物的顽皮与人类日常生活的互动。诗中“蚊集殊难散,蝇驱已复回”两句表达了蚊子和蝇虫聚集不散、频繁骚扰的情景。“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罍”则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对人类生活的侵扰,特别是对睡眠和饮食的影响。接着,“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这两句通过蚊子的叮咬行为隐喻其无礼与不洁。
最后两句“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表达了一种调侃与自嘲的情绪,似乎在说这些小生物的繁殖能力极强,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界的仁慈。整首诗通过对蚊蝇行为的描写,展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界中小生命既有排斥又带有幽默感受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