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江湖上,飘然无定居
出处:《初夏杂咏五首 其五》
宋 · 陆游
昔日江湖上,飘然无定居。
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
北首心空壮,东归愤不摅。
岂知牙齿落,送老一茆庐。
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
北首心空壮,东归愤不摅。
岂知牙齿落,送老一茆庐。
注释
昔:从前。江湖:指代广阔的民间社会或自由自在的生活。
飘然:形容行动轻盈,无拘无束。
无定居: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
频:常常。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酒:指代饮酒。
武昌鱼:湖北武昌(今武汉市)的特产,这里泛指美食。
北首:面向北方,象征着北方的抱负或故乡。
心空壮:内心充满壮志。
愤不摅:愤怒难以抒发。
岂知:哪里料到。
牙齿落:比喻年老体衰。
送老:度过晚年。
茆庐:简陋的草屋,代指简朴的居所。
翻译
从前在江湖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常常喝京口的酒,也品尝武昌的鱼。
北方的志向虽豪壮,向东归乡却满腔愤怒无法抒发。
谁能料到,年老时只剩掉了牙齿,只能在一间茅屋中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夏杂咏五首(其五)》。诗中,诗人回忆起往日在江湖漂泊的生活,自由自在但没有固定的居所。他经常在京城口品尝美酒,享受武昌鱼的美味。诗人心向北方,壮志未酬,向东归乡却满腔愤懑无法抒发。令人感慨的是,诗人晚年时竟牙齿脱落,只能在一间茅庐中度过余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壮志未遂的无奈和对老去的淡淡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