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外知明主,二百年来有此公
出处:《送徐山阴公》
明 · 徐渭
捧檄将行夏正中,壶浆西出路重重。
三千里外知明主,二百年来有此公。
凫去何亭不留舄,雀飞苦个为开笼。
真于满邑南薰里,别感翻翎一段风。
三千里外知明主,二百年来有此公。
凫去何亭不留舄,雀飞苦个为开笼。
真于满邑南薰里,别感翻翎一段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徐山阴公》。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的赞美。
首联“捧檄将行夏正中,壶浆西出路重重。”以“捧檄”(手持公文)和“壶浆”(携带酒水)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同时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远行的路途,道路漫长而艰难。
颔联“三千里外知明主,二百年来有此公。”赞扬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有明君,同时也肯定了友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评价。
颈联“凫去何亭不留舄,雀飞苦个为开笼。”运用了典故,通过“凫”(野鸭)和“雀”(小鸟)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如同自由飞翔的小鸟,不受拘束,追求自己的理想。
尾联“真于满邑南薰里,别感翻翎一段风。”点明了友人最终的目的地在“满邑南薰里”,这里可能是指友人归隐或寻求心灵宁静之处。最后一句“别感翻翎一段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友人未来生活美好愿景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