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全文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

出处:《题琴风亭
宋 · 刘才邵
丝桐能写风入松,争如种松挽天风。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
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
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名为《题琴风亭》。诗中描绘了在琴风亭上弹琴赏风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琴声与自然风韵的和谐交融。

首句“丝桐能写风入松”,以“丝桐”代指琴,形象地描绘了琴声仿佛能将风融入松林之中,营造出一种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接下来,“争如种松挽天风”一句,将“种松”与“挽天风”并举,表达了通过种植松树来捕捉天风的尝试,但最终还是琴声更能传达风的韵味,突出了音乐的独特魅力。

“苍髯玉骨已奇绝,清音激越还无穷”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琴声的美妙,将琴声比作苍老而坚韧的松树之枝干(苍髯)与纯净无瑕的玉石(玉骨),形容其声音既深沉又清澈,如同天籁之音,永无止境。接着,“宫商一日古意淡,坐使瘦筝惭未工”则通过比较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强调了琴声的独特之处,即使是最简单的瘦筝(一种小型古筝)也因琴声而自愧不如,显示出琴声的高雅与精湛。

最后,“快哉此景不可负,时邀佳客倾金钟”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珍惜之情,希望时常邀请好友一同前来,共享这美妙的时刻,通过饮酒庆祝,进一步渲染了欢乐与和谐的氛围。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琴风亭上的音乐与自然景象,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与朋友共享快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