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全文

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

出处:《随诸公侍食方丈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山叶乾残腊,溪潮歇暮烟。
法王念寒夜,赐食明灯前。
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
寻常今夕意,容易世人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寺院中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日常与精神追求。

首句“山叶乾残腊”,以“山叶”象征着冬日的枯叶,点明季节为冬季,而“乾残腊”则暗示时间接近岁末,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万物归寂的氛围。次句“溪潮歇暮烟”,溪水在傍晚时分平静下来,晚霞的余晖与轻烟交织在一起,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

“法王念寒夜,赐食明灯前”,这里运用了佛教中“法王”的概念,象征佛法的引领者,表达了在寒冷的夜晚,法王(即僧侣)给予信徒们温暖的食物,体现了佛法的慈悲与关怀。同时,“明灯前”不仅描绘了灯火通明的场景,也寓意着智慧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给人以希望与指引。

“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这两句描绘了僧侣们日常生活的一幕:在石桥下清洗饭钵,在竹林旁的风炉上煮食。这种简朴而有序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僧侣们对修行的专注与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最后两句“寻常今夕意,容易世人传”,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寻常的夜晚,寻常的生活,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容易被世人所传颂。这句话既是对僧侣们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对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的肯定,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珍惜那些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对生活、自然与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的肯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