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出处:《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二》
唐 · 羊士谔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翻译
授予册书如天使般荣耀,吟诵诗歌表达对圣恩的感激。山河仿佛开启于梁国的土地,连家门也披上白色的丧服以示哀悼。
泉水如同金杯中哽咽,寒冬使白玉般的树木更加繁茂。
全城的人们倾听悲痛的挽歌,泪水流尽后仍遥望那寒冷的原野。
鉴赏
这是一首写于唐朝的挽歌,作者是羊士谔,名为《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开篇即写皇帝赐册封号,以此表示公主的地位尊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陈诗”可能是指羊士谔为公主所作挽歌,或其他形式的颂诗。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此句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山河”代表着广阔的疆域,而“缟素”则是古代丧礼中用以包裹尸体的白色衣物,这里指代哀悼之情,至于家门,更显公主地位尊贵。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在这两句中,“泉”与“霜”都是自然景象的描写,而“金卮”、“玉树”则是对公主身份的隐喻。“咽”和“繁”字眼,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繁华不再的情感。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最后两句表明全城的人们都被这挽歌所感动,以至于泪水耗尽,只能空望着荒凉的原野,这里“寒”字生发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丧礼习俗的巧妙结合,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和对逝者地位尊贵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