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
出处:《为丘彦良题牧溪和尚千雁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往时惠崇画芦雁,对之如在江湖游。
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
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
西风九月粳稻黄,朔雁飞来翼相戛。
农夫苦饥雁独饱,此意画师应识察。
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
或乘飘风入烟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起如武侯布八阵,集如万舞回旌旄。
眠沙卧草鸣且翱,喋呷藻荇乱蓬蒿。
禾空穗尽却归去,紫塞漠漠春云高。
我家南山限苍岭,雁飞不到川路永。
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
人言鸿雁比弟兄,我有兄弟隔两城。
题诗卷画谢客去,无使感怆伤中情。
只今此图又精妙,中有千里潇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与凡夫俦。
吴松江长具区阔,天目虎丘青一发。
西风九月粳稻黄,朔雁飞来翼相戛。
农夫苦饥雁独饱,此意画师应识察。
近者分明辨羽毛,远者缥缈瞻秋毫。
或乘飘风入烟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起如武侯布八阵,集如万舞回旌旄。
眠沙卧草鸣且翱,喋呷藻荇乱蓬蒿。
禾空穗尽却归去,紫塞漠漠春云高。
我家南山限苍岭,雁飞不到川路永。
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乡抚虚景。
人言鸿雁比弟兄,我有兄弟隔两城。
题诗卷画谢客去,无使感怆伤中情。
鉴赏
这首诗是刘基元末明初的作品,题为《为丘彦良题牧溪和尚千雁图》。诗人以惠崇的芦雁画作为引子,赞叹画中芦雁栩栩如生,仿佛置身江湖秋色之中。他赞赏画师技艺高超,超越常人。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雁群的各种动态,如飞翔、栖息、觅食,展现了画面的丰富层次和生动意境。
诗人进一步将雁群与现实生活中的农夫艰辛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细致地观察画中雁的细节,从近处的羽毛到远处的秋毫,都清晰可见。雁群的动态变化如同古代名将布置战阵,或隐或现,富有动态美。
最后,诗人借雁南飞而不得至自家南山的景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兄弟的牵挂。他感谢丘彦良赠送此画,提醒观者不要因此画而触动内心深处的哀伤。
整首诗以画为媒介,寓情于景,既有对艺术的赞美,也蕴含着人生的感慨,体现了刘基深厚的艺术鉴赏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