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崙西北是官陂,灭迹烟霞我自迟
出处:《留别诸友》
明 · 陈献章
昆崙西北是官陂,灭迹烟霞我自迟。
独往恐逢江上雪,相思还寄陇头枝。
风云想见千年会,消息终还七日期。
总为高堂难离别,乾坤行道岂无时。
独往恐逢江上雪,相思还寄陇头枝。
风云想见千年会,消息终还七日期。
总为高堂难离别,乾坤行道岂无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留别诸友(其二)》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昆崙西北是官陂”,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起笔,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地的遥远和神秘。接着,“灭迹烟霞我自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不愿轻易离开这片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地方。
“独往恐逢江上雪,相思还寄陇头枝”通过江上雪的意象,寓言了诗人独自前行可能遭遇的困难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寄陇头枝”则象征着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延续友谊。接下来,“风云想见千年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再聚,如同风云际会般重逢。
“消息终还七日期”暗示了分离并非永久,总有一天会有消息互通,再次相聚的日子为期不远。最后,“总为高堂难离别,乾坤行道岂无时”揭示了诗人离别的真正原因——对家中长辈的孝顺,即使身处逆境,也时刻挂念亲情,坚信在适当的时候,他们会在天地间继续追寻相聚的机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体现了明代士人的道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