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
出处:《移石盆》
唐 · 陆龟蒙
移得龙泓潋滟寒,月轮初下白云端。
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
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移:移动,转移。龙泓:龙潭,形容水深而清澈。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寒:寒冷。
月轮:指月亮。
初下:刚刚落下。
白云端:白云的高处。
无人:没有人在场。
尽日:整天。
澄心:使心情清澈,静心。
坐:坐着。
倒影:倒映的影子。
新篁:新竹,刚长出的竹子。
一两竿:一两根竹子。
翻译
把那龙潭的波光粼粼的寒冷移到眼前月亮刚刚从白云的顶端落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移得龙泓潋滟寒"中,“龙泓”指的是深邃的水池,"潋滟"形容水声,"移得"则表明诗人亲自将这潺潺之声带入了自己的庭院之中。"月轮初下白云端",月亮刚好从白云间露出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着,全日无言,只有心灵与自然相通。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向往。"倒影新篁一两竿"则是对这一刻景象的进一步描绘,水中的倒影与岸上的竹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没有直接的情感流露,却通过对环境的精细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寂生活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这种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怀的手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