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出处:《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
清 · 陈芝英
僧诗禅月与杼山,居士高岑王孟李。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
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
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
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
我生为诗三十年,未知此事从何起。
君今已筑无缝塔,光明坚固无倾圮。
山头有石坡陀形,山下溪流成燕尾。
山中复有能诗人,不负溪流石齿齿。
人生不读宁公诗,读诗万卷皆徒耳。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陈芝英所作,名为《读宁上人诗倒用宋吕先生韵为赠》。诗中以宁上人的诗作为主题,表达了对宁上人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和对其作品深刻内涵的理解。
诗的开头提到“僧诗禅月与杼山”,点明了宁上人诗作的禅意与深邃,与古代文人如杼山等相提并论,暗示其文学造诣之高。接着,“居士高岑王孟李”一句,列举了古代几位著名的诗人,以此来衬托宁上人诗作的卓越地位。
“当时居士颇称诗,僧诗落落见者几”两句,强调宁上人诗作的独特性和稀少性,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到其深奥之处。随后,诗人通过描述宁上人作品的风格和自己的阅读体验,如“宁公五十高才人,挥洒乌阑几百纸”,展现宁上人勤奋创作的形象,并通过“我一读之声琅琅,破除烦恼增欢喜”表达出宁上人诗作给予读者心灵上的慰藉和愉悦。
接下来,诗人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宁上人诗作的美妙:“有如河汉淡微云,亦如疏月梧桐洗”,将宁上人诗作比作淡云、疏月,既展现了其清新脱俗的风格,也暗示了其如同洗涤心灵般的净化作用。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一生与诗歌结缘已有三十年,却在遇见宁上人诗作后,方知诗歌之美妙所在。他赞扬宁上人诗作如同“筑无缝塔”,象征着宁上人作品的完美与坚固,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失去光芒。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宁上人诗作中蕴含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未能深入理解宁上人诗作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宁上人诗作的赞美和自我反思,不仅展现了对宁上人艺术成就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