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忽相忆,忆我山中客
出处:《访山中禅友》
清 · 妙复
晓爱山气清,晚爱山烟苍。
日夕常在山,遂与山相忘。
相忘忽相忆,忆我山中客。
松扉轻叩声,或恐惊栖翼。
日夕常在山,遂与山相忘。
相忘忽相忆,忆我山中客。
松扉轻叩声,或恐惊栖翼。
鉴赏
这首诗《访山中禅友》由清代诗人妙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山中禅友的深情思念与向往之情。
首句“晓爱山气清,晚爱山烟苍”,以清晨和傍晚两个时间点,分别描绘了山中清新与苍茫的景象,展现了山色随时间变化的美。清晨时分,山间雾气缭绕,空气清新,给人以宁静之感;而傍晚时分,山烟弥漫,一片苍茫,又带有一丝神秘与深邃。这两句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接着,“日夕常在山,遂与山相忘”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山的亲密关系。他每日与山相伴,久而久之,似乎已经融入了山的怀抱,忘记了自我,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
“相忘忽相忆,忆我山中客”则揭示了诗人对山中禅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与山相忘,但偶尔的回忆却能勾起对山中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那位禅友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转换,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松扉轻叩声,或恐惊栖翼”以轻柔的动作和细腻的想象收尾。诗人轻轻敲打松木门扉,生怕惊扰了山中的鸟儿。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呵护,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禅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