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
出处:《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
元 · 杨弘道
块破两土山,川狭浊泾注。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
古城随地形,南方劣千步。
客从扶风来,触目意甚恶。
梦想终南山,时咏退之句。
睫毛在眼前,昧者不自悟。
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
笄头倚青壁,一舍西郊路。
昔在帝轩辕,涿鹿赫斯怒。
凶竖为鲸鲵,一战正王度。
犹惭广成子,清净理亦具。
兹山尝驻跸,北面承教谕。
何时起宫室,土木俨像塑。
年年夏孟月,虚邑事游聚。
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
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
苍松龙欲飞,废寺金重布。
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
谈辩惊宾筵,戈矛森武库。
名山契真赏,骏马思并骛。
当招列仙癯,为解升高赋。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闻有将游崆峒者示之以诗》描绘了诗人听到有人将游览崆峒山时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山川地形的险峻与古城的沧桑,表达了对终南山和轩辕黄帝事迹的怀念。诗人借用“十室有忠信,贵耳多贱目”暗示观察的重要性,强调了崆峒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的“凝妆耀岩谷,浮岚润巾屦”,形象地刻画了夏日崆峒山的美景,山色如妆,岚气润泽。接下来的“高亭参青云,显敞快瞻顾”则展现了山中亭阁的壮观,以及登高远眺的畅快。诗人还提及了苍松、废寺和金饰,增添了历史与神秘的气息。
最后,诗人以“君侯来西台,二府倾注措”表达对来访者的敬意,以及宴会上的热烈讨论和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游历的热爱和对知识学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