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汉铜柱,千载表南征
出处:《发安南》
明 · 林弼
奉使岂无状,远国方被兵。
贡物已上道,陪臣反留行。
为言林邑人,急攻安南城。
举国出被难,勍敌难争衡。
此辈旧卵翼,前朝荷生成。
方物奉职贡,附庸通姓名。
爰自归版图,边圉恒相惊。
安南古内地,儒书守章程。
裒衣与博带,矛槊非所营。
疆场时彼此,蛮触何输赢。
圣皇先有旨,柔远务息争。
峨峨汉铜柱,千载表南征。
天威倘一临,海山铲可平。
所愿边尘息,永被皇风清。
贡物已上道,陪臣反留行。
为言林邑人,急攻安南城。
举国出被难,勍敌难争衡。
此辈旧卵翼,前朝荷生成。
方物奉职贡,附庸通姓名。
爰自归版图,边圉恒相惊。
安南古内地,儒书守章程。
裒衣与博带,矛槊非所营。
疆场时彼此,蛮触何输赢。
圣皇先有旨,柔远务息争。
峨峨汉铜柱,千载表南征。
天威倘一临,海山铲可平。
所愿边尘息,永被皇风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发安南》描绘了使者出使远方遭遇战乱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安南地区人民的同情,他们正遭受强敌攻击,国内动荡不安。诗人提到前朝对这些地区的庇护和贡赋关系,强调了儒学传统和和平理念的重要性。他引用汉武帝设立铜柱作为南疆象征的历史,表达了希望皇威能平定战乱,边境安宁的愿望。整首诗寓含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强大、仁德治理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