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
出处:《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其四》
宋 · 梅尧臣
曾见竹篱和树夹,高枝斜引过柴扉。
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
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小景,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竹篱、树木、柴扉以及人物的形象。"曾见竹篱和树夹",诗人回忆起过去见过的场景,竹篱与树木相间,形成了一种质朴而宁静的田园风光。"高枝斜引过柴扉",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枝条越过简陋的柴门,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
接下来的两句,"对门独木危桥上,少妇髻鬟犹戴归",将视线转向了近处,对门处有一座简陋的木桥,桥上站着一位女子,她梳着发髻,显然是刚劳作归来。这里的"独木危桥"形象地刻画了环境的简陋,而"少妇髻鬟犹戴归"则传递出一种生活气息和女性的坚韧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其中的人物风情,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梅尧臣的诗歌风格素朴自然,这首诗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