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路欲迷,幽居更在乱峰西
出处:《题杨子恭先生所藏画卷》
明 · 李昌祺
万壑千岩路欲迷,幽居更在乱峰西。
野人茅屋秋临水,农父村舂夜隔溪。
雾雨山中同豹隐,烟波海上共鸥栖。
续貂忝厕先亲后,展卷风前洒泪题。
野人茅屋秋临水,农父村舂夜隔溪。
雾雨山中同豹隐,烟波海上共鸥栖。
续貂忝厕先亲后,展卷风前洒泪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题杨子恭先生所藏画卷(其二)》描绘了一幅深山隐逸的画面。首句“万壑千岩路欲迷”,展现了画面中的山水之境,山路曲折,峰峦重叠,令人迷失方向,暗示了隐居之地的偏远与幽深。接着,“幽居更在乱峰西”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居所的隐蔽,远离尘嚣。
颔联“野人茅屋秋临水,农父村舂夜隔溪”,通过“茅屋”和“秋临水”描绘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农夫在溪边舂米,夜晚的静谧与溪流声形成对比,展现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和谐。颈联“雾雨山中同豹隐,烟波海上共鸥栖”,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豹和鸥,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
尾联“续貂忝厕先亲后,展卷风前洒泪题”,诗人感慨自己如同“续貂”(谦辞,表示自己的不足),在家族中地位不高,但在观赏画卷时,面对先生的收藏,心中充满敬仰与感动,不禁在风前落泪,表达了对杨子恭先生及其画作的深深敬意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寄志,既赞美了隐居生活,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对艺术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