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当年陶靖节,柴桑可是折腰归
出处:《渊明》
明 · 庄昶
圣贤自古在知几,膰肉那知女乐非。
问我当年陶靖节,柴桑可是折腰归。
问我当年陶靖节,柴桑可是折腰归。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渊明(其一)》。诗中以陶渊明为对象,探讨了圣贤与世俗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首句“圣贤自古在知几”表达了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在于他们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的关键点。“膰肉那知女乐非”则通过对比,指出圣贤不会被物质享受或娱乐所迷惑,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接着,“问我当年陶靖节,柴桑可是折腰归”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陶靖节即陶渊明,他曾在官场任职,但最终厌倦了官场的束缚,选择归隐田园。这里诗人以陶渊明为例,提出问题:“当年的陶渊明,是否真的因为柴桑(陶渊明的故乡)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在探讨陶渊明归隐的原因,是否仅仅是因为对故乡的眷恋,还是真正出于对官场的反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引述,展现了对圣贤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陶渊明归隐原因的深入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