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
出处:《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 其二》
元 · 耶律楚材
漏沈沈,竹萧萧,蒲团禅定坐终宵。
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
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
庸人泥教不知归,七窍凿开混沌死。
虽云至道绝音容,不离幻有成真空。
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大用全提自宽绰,禅将交锋何矍铄。
醒时呼起梦中人,遍济含生其利博。
本无内外与中边,踏破威音劫外天。
污泥深处种青莲,升平世界沈烽烟。
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
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
庸人泥教不知归,七窍凿开混沌死。
虽云至道绝音容,不离幻有成真空。
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
大用全提自宽绰,禅将交锋何矍铄。
醒时呼起梦中人,遍济含生其利博。
本无内外与中边,踏破威音劫外天。
污泥深处种青莲,升平世界沈烽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禅修景象。"漏沈沈,竹萧萧"以深夜漏声和竹叶摇曳声渲染出寂静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在古庙中独自禅定,直至天明。"古庙香炉无气息,一条白练如琼绡"运用比喻,形容香炉不再燃烧,只有洁白的香灰如同精致的绸缎,象征心境的纯净。
诗人进一步强调禅定的境界,"性海澄澄波不起,宛似冰壶沈玉李",将内心比作平静如镜的湖水,没有一丝涟漪,犹如冰壶中的玉石,晶莹剔透。然而,他并未完全脱离尘世,而是以智慧洞察人生,"庸人泥教不知归,七窍凿开混沌死",批评世人被世俗观念束缚,失去了真我。
"虽云至道绝音容,不离幻有成真空"表达了禅宗的至高境界,即虽无言语表露,却在虚幻中达到真实。"百尺竿头更移步,普天匝地生清风"则寓意修行者不断精进,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提升,更是周遭环境的净化。
最后,诗人以"大用全提自宽绰,禅将交锋何矍铄"表达禅师的从容与智慧,即使在醒时与梦境之间唤醒他人,也怀有广大的慈悲心,"醒时呼起梦中人,遍济含生其利博"。他认识到内外中边皆是空性,"踏破威音劫外天",在困境中也能保持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禅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慈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