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槛车二稚虎,舁者过墙外全文

槛车二稚虎,舁者过墙外

出处:《稚虎
宋末元初 · 方回
槛车二稚虎,舁者过墙外
犬何自知之,怖慄窜墙内。
万物各有气,遥感不待对。
玉宝潜地底,九霄露光怪。
一夫全其神,山灵百妖退。
矧乃重华时,济济夔龙会。

拼音版原文

kǎnchēèrzhìzhěguòqiángwài

quǎnzhīzhīcuànqiángnèi

wànyǒuyáogǎndàiduì

bǎoqiánjiǔxiāoguāngguài

quánshénshānlíngbǎiyāo退tuì

shěnnǎizhònghuáshíkuílónghuì

注释

槛车:囚车。
稚虎:幼虎。
舁者:抬着的人。
墙外:墙的外面。
犬:狗。
怖慄:惊恐颤抖。
万物:所有事物。
遥感:远距离感应。
玉宝:宝玉。
九霄:九天。
全其神:精神集中。
山灵:山中精灵。
重华:古代贤君。
济济:众多。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翻译

囚车中的两只小老虎,抬着它们的人经过了墙外。
狗怎么知道呢,惊恐颤抖地逃进了墙内。
世间万物都有气息,即使相隔遥远也能感应到无需面对面。
珍贵的宝玉深藏地下,却在九天之上显露出奇异的光芒。
一个人如果精神完全集中,连山中的精灵妖怪也会退避。
更何况是在重华的时代,众多贤才如同夔龙聚会一般繁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神话色彩和哲理思考。诗人以“槛车二稚虎,舁者过墙外”开篇,通过对幼虎和行走的人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犬何自知之,怖慄窜墙内”则透露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即便是动物也能感应到某种不可见的气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万物之间细微联系的哲学思想,这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尤为重要。

“万物各有气,遥感不待对”一句,更直接地阐述了这一观点,即自然界中的每一样事物都拥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和能量,而这种生命力的交流并不需要语言或物理接触。

“玉宝潜地底,九霄露光怪”则是对神秘力量的一种描绘,“玉宝”象征着珍贵和纯净,而“潜地底”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事物往往隐藏在表面之下。“九霄露光怪”则是在描述一种超自然的景象,可能是指某种天文现象或神话中的奇观。

“一夫全其神,山灵百妖退”这一句,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诗中的人物通过修炼、冥想或者其他方式,使自己的精神达到了一种高尚纯净的境界,这种精神力量足以驱逐山中的邪恶之气,恢复自然界的平衡。

最后,“矧乃重华时,济济夔龙会”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别的时间点,即“重华时”,这种时候天地万物都处于一种盛大、祥和的状态,而“夔龙会”则是对神秘生物集会的一种描写,或许暗示着在这个特定的时刻,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都聚集在了一起,共同庆祝这一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而且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宇宙、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