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出处:《发宜兴》
宋 · 曾几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秖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客留阳羡秖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宜兴:今属江苏省,在太湖西岸。垂垂:形容将近、渐近,常与“老”连用。
将:携持。
铁头船:指船头包有铁的木船。
阳羡:宜兴在秦汉时称阳羡。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阳湖)中段的别称。
玉溪江边的上饶,曾是曾几侨居之地。
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乡。
都:总、全部。
废食:即废寝忘食。
布袜青鞋梦:指出世隐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
布袜青鞋,指平民、隐士的生活。
张公:指宜兴境内的胜迹张公洞。
善权:指善卷洞,在宜兴西南螺岩山上,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翻译
我虽然已经六十岁垂垂老矣,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去远行。在阳羡暂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没钱。
游山观水到了废寝忘食境界,风声雨声都不会影响我睡眠。
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洞就是游善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发宜兴》,表达了作者即将离开宜兴前往别处的感慨。首句“老境垂垂六十年”,描绘了诗人已届老年,岁月沧桑;“又将家上铁头船”则暗示出行的艰辛和决心。接下来,“客留阳羡秖三月”,写诗人客居宜兴只有三个月,时间短暂;“归去玉溪无一钱”,流露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经济上的困顿。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两句,通过描绘诗人沉浸在自然景色中,甚至忘却饮食和睡眠,展现了他对宜兴山水的深深喜爱和留恋。最后,“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表达出诗人即使在梦境中,也希望能继续过着朴素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向往的是如张公(张季鹰,东晋名士)或善权(善卷洞的典故,隐逸之地)般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