鲙鲤盘行及张仲,燕喜为侯陈雅颂
九郡诸侯奉师表,百蛮髦士钦仁明。
中郎三十已开府,我公春秋日未午。
生朝恰值小春阳,梅花万枝献神父。
珠江开学希文翁,养正殷勤作圣功。
子弟弦歌沐膏泽,大夫兰芷香童蒙。
讲堂右肱有楼阁,假我卑栖欢燕雀。
何殊解榻为周璆,直教隐几同南郭。
南中文献君所留,斯楼依稀文选楼。
言谈林薮端在此,文章渊府更何求。
君侯政教两称善,去岁嘉禾应复见。
化如时雨沾天乔,润似黄河被畿甸。
兹晨负喧冬春交,使君帡幪先草茅。
贱子自惭鸠性拙,身依召公有鹊巢。
鲙鲤盘行及张仲,燕喜为侯陈雅颂。
岂弟自膺眉寿多,不用罗浮芝草送。
鉴赏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题为《为广州太守刘公寿》,是对广州太守刘公寿的颂扬之作。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刘公寿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表现和深得民心的形象。
首先,诗中通过“使君露冕来仙城”一句,描绘了刘公寿莅临广州的情景,展现了其作为地方长官的威仪与尊贵。接着,“吏人亲爱同翁卿”则表达了刘公寿与下属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长辈对待晚辈一般亲切。
“九郡诸侯奉师表,百蛮髦士钦仁明”两句,赞美了刘公寿在地方治理上的高超才能和仁德之心,赢得了广泛尊敬。其中,“九郡诸侯”代表了地方官员对他的敬仰,“百蛮髦士”则指众多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他仁政的钦佩。
接下来,“中郎三十已开府,我公春秋日未午”两句,通过对比中郎(古代官职)与刘公寿的年龄与职位,进一步强调了刘公寿年轻有为,成就非凡。
“生朝恰值小春阳,梅花万枝献神父”描绘了刘公寿生日时的温馨场景,以梅花象征高洁与美好,表达人们对他的祝福与敬意。
“珠江开学希文翁,养正殷勤作圣功”赞扬了刘公寿在教育上的贡献,比肩古代的文翁,致力于培养人才,弘扬正道。
“子弟弦歌沐膏泽,大夫兰芷香童蒙”则进一步描述了刘公寿在教育方面的成果,子弟们在音乐与诗歌的熏陶下成长,如同兰花与芷草般芳香四溢。
“讲堂右肱有楼阁,假我卑栖欢燕雀”表达了刘公寿在文化与学术上的支持,提供了一个供学者交流与学习的场所。
“何殊解榻为周璆,直教隐几同南郭”通过类比,赞美刘公寿像周璆一样,乐于接待贤士,与他们共同探讨学问,如同南郭先生一样,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南中文献君所留,斯楼依稀文选楼”指出刘公寿在文化传承上的贡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言谈林薮端在此,文章渊府更何求”强调了刘公寿在文学与思想领域的影响力,认为在这里可以找到丰富的知识与智慧。
“君侯政教两称善,去岁嘉禾应复见”表达了对刘公寿政绩与教化的高度评价,期待他再次带来丰收与繁荣。
“化如时雨沾天乔,润似黄河被畿甸”运用比喻,形容刘公寿的恩泽如同及时雨滋润万物,又如黄河之水滋养大地,惠及四方。
“兹晨负喧冬春交,使君帡幪先草茅”描绘了刘公寿在冬春交替之际,为百姓遮风挡雨,如同保护草屋的庇护者。
“贱子自惭鸠性拙,身依召公有鹊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同时以“召公有鹊巢”自比,暗示自己虽才智不足,但有幸得到刘公寿的庇护与提携。
“鲙鲤盘行及张仲,燕喜为侯陈雅颂”提到刘公寿宴请宾客时的盛况,以及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刘公寿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岂弟自膺眉寿多,不用罗浮芝草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刘公寿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够享受长久的幸福生活,无需借助外物来祈福。
整首诗通过对刘公寿在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卓越贡献的赞美,展现了其作为地方长官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