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尔朝金阙,先皇赐玉琴
出处:《赠杨太常正经》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昔尔朝金阙,先皇赐玉琴。
房中陈古乐,太庙奏元音。
漂泊干戈后,凄凉淮海阴。
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
房中陈古乐,太庙奏元音。
漂泊干戈后,凄凉淮海阴。
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赠杨太常正经》。诗中描绘了昔日杨太常在朝廷中的荣光,以及后来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凄凉境遇。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太常内心美好的深切关怀与赞美。
首句“昔尔朝金阙”,描述了杨太常往昔在皇宫中任职的情景,金阙象征着皇宫的辉煌与尊贵。接着,“先皇赐玉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杨太常受到皇家恩宠,拥有珍贵的乐器玉琴,暗示其身份的高贵和才华的出众。
“房中陈古乐,太庙奏元音”两句,通过描述宫廷内演奏古代音乐和祭祀时的庄严乐声,展现了杨太常在宫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参与国家重大仪式的经历。这些场景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修养,也反映了他作为朝廷官员的责任与荣耀。
然而,接下来的“漂泊干戈后,凄凉淮海阴”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战乱之后杨太常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干戈代表战争,淮海阴则暗示了荒凉之地,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变迁。
最后,“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两句,表达了对杨太常内心美好品质的赞美。西方新有操可能暗指新的挑战或机遇,而“谁识美人心”则表达了对杨太常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其未来命运的关切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战乱后的凄凉,以及对杨太常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