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
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
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
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羁旅之人于窗前望月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清冷与静谧,以及月色下万物的沉静与哀愁。首句“一片清光流远色”,以“清光”和“远色”描绘出月光的柔和与深远,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千般愁照止窗阴”,将月光的照射与人的愁绪巧妙结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窗外何人能玩月,颇疑窗月为谁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问,窗外的月光是否也有着自己的主人,或是为谁而降临。这种疑问中蕴含着对孤独与归属感的思考。
“庭树摇风长飒飒,寒娟浥露转沉沉。”通过描写秋夜的风声和露水,诗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可怜此夜徘徊月,比似千年情倍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怜悯之情,认为这轮月光承载了千年的情感,比之任何时刻都更为深厚。这种对比强调了月光作为情感载体的独特魅力。
“千年月色终如古,此夜人心独异今。”诗人在此处反思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尽管月色依旧,但人们的心境却已不同往昔。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永恒与瞬间、不变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若道山河仍旧彩,且从关笛听新音。”诗人假设山河依旧美丽,但在这样的夜晚,他更愿意倾听关外的笛声,或许是在寻找一种新的情感体验或逃避现实的无奈。
“玉堆久绝征人望,金屋空存汉女心。”这两句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战争与爱情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失去的遗憾。
“并作凄凉羁客绪,不可高歌不忍吟。”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面对中秋之夜的孤独与哀愁,既无法高歌以抒发情感,也不忍心吟唱,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的描绘,以及对孤独、思念、时间流转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