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君令誉遭明主,曳裾发轫趍藩府
出处:《送郑教授叔度之蜀歌》
明 · 张宇初
东风破暖杨花密,夜雨翻檐涨流急。
郑朴肩舆昼叩扃,朝簪犹带岚光湿。
我昔知歆孝义门,聚庐合食皆温醇。
良金粹玉美昆仲,文献流风欣讨论。
阙下相逢蔼辞色,东朝恩冠春坊德。
景慕踰深托素知,王门况值贤宾客。
旌异东南犹昔时,丹楹彩笔张高楣。
钟鸣鼎食系千指,内箴外训严规仪。
五百馀龄同一日,应惭刘李争矛戟。
巨碣丰碑金石文,岂誇张柳相雄轶。
仙华山秀浙水东,文薮词源为代宗。
仁声义泽世薰渍,伟望岂亚青芙蓉。
多君令誉遭明主,曳裾发轫趍藩府。
朝凤鸣阳绝后尘,逸驹脱辔鸣前武。
巴蜀㠝岏秀插天,绳桥剑阁相钩连。
我王祚土建藩屏,孰让汉献称才贤。
君行职教过桓马,绛帐银灯论璧?。
浣花飞遍锦官城,滟滪云涛半空洒。
王门富积书万签,不啻圭璧光渊潜。
璿源玉叶重当世,紬绎万古窥洪纤。
我惭荒陋叨宠锡,报德何由致涓滴。
空羡高骞势莫攀,日方葛杜偕心迹。
傥眷栖迟山泽臞,为言齿暮徒迂疏。
祖道阳关怅离绪,柳条绾带增踌躇。
兰金交义知应几,离棹匆匆泛江水。
愿挹清芬并昔贤,苍苍泰华横秋宇。
郑朴肩舆昼叩扃,朝簪犹带岚光湿。
我昔知歆孝义门,聚庐合食皆温醇。
良金粹玉美昆仲,文献流风欣讨论。
阙下相逢蔼辞色,东朝恩冠春坊德。
景慕踰深托素知,王门况值贤宾客。
旌异东南犹昔时,丹楹彩笔张高楣。
钟鸣鼎食系千指,内箴外训严规仪。
五百馀龄同一日,应惭刘李争矛戟。
巨碣丰碑金石文,岂誇张柳相雄轶。
仙华山秀浙水东,文薮词源为代宗。
仁声义泽世薰渍,伟望岂亚青芙蓉。
多君令誉遭明主,曳裾发轫趍藩府。
朝凤鸣阳绝后尘,逸驹脱辔鸣前武。
巴蜀㠝岏秀插天,绳桥剑阁相钩连。
我王祚土建藩屏,孰让汉献称才贤。
君行职教过桓马,绛帐银灯论璧?。
浣花飞遍锦官城,滟滪云涛半空洒。
王门富积书万签,不啻圭璧光渊潜。
璿源玉叶重当世,紬绎万古窥洪纤。
我惭荒陋叨宠锡,报德何由致涓滴。
空羡高骞势莫攀,日方葛杜偕心迹。
傥眷栖迟山泽臞,为言齿暮徒迂疏。
祖道阳关怅离绪,柳条绾带增踌躇。
兰金交义知应几,离棹匆匆泛江水。
愿挹清芬并昔贤,苍苍泰华横秋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宇初赠送给友人郑教授叔度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东风吹拂,杨花纷飞,夜雨打湿屋檐,水流湍急。郑教授白天乘肩舆来访,朝服上还带着山岚的湿润,显示出其尊贵的身份和儒雅的风度。
诗人回忆起郑教授的家族,推崇其孝义之家风,称赞兄弟间的和睦与学问的深厚。他们在朝堂上相遇,郑教授深受恩宠,德行出众。诗人表达了对郑教授的景仰和期待,祝愿他在蜀地能继续传播仁义,如同古代的名臣一样。
诗中提到郑教授在教育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在蜀地的显赫地位,暗示他将如同桓马一样,成为当地的教育领袖。诗人感叹蜀地的壮丽风光,如仙华山秀美,锦官城繁华,同时赞美郑教授的学识如深渊般深邃。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谦逊,虽然受到恩宠,但仍感到自己才疏学浅,无法回报郑教授的厚爱。他羡慕郑教授的高远志向,但也只能寄予深深的祝福。最后,诗人以祖道阳关的离别场景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