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全文

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

第四岭头分两邑,相背无情水流急。
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
海东闻有沃焦石,万国之水不供吸。
世故人心千百岐,有生必死终无迹。
焉用皇皇兮仍汲汲。
君不见塔岭之塔焉在哉,不如有酒斟一杯。

注释

第四岭头:指地理位置。
两邑:两个城镇。
无情:没有情感。
水流急:江水湍急。
浙河:指浙江河流。
彭蠡:古湖泊名,今鄱阳湖。
西:向西流。
合为一:汇合成为一体。
沃焦石:传说中的神石,能吸尽水。
万国之水:全世界的江河。
不供吸:无法满足。
世故:世事变化。
人心:人心思变。
千百岐:众多分歧。
有生必死:生命终有终结。
无迹:没有固定轨迹。
皇皇:匆忙的样子。
汲汲:急切的样子。
塔岭之塔:指塔岭上的塔。
焉在哉:在哪里呢。
斟一杯:倒一杯酒。

翻译

第四岭头两地分,背对无情江水急。
浙江东流彭蠡西,入海终归成一体。
东海传言有沃焦石,天下江河难填其渴。
世事纷繁人心多歧,生者必死无常轨。
何必忙忙碌碌又心急。
你看那塔岭之塔何在?不如暂且饮酒一杯。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山水诗。诗人以第四岭为起笔,通过对立面两邑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主题。"相背无情水流急"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人间冷漠和命运无常。而后续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则表达了一种归于大同的宇宙观。

诗中提到的"沃焦石"则是用来比喻世间万物之水无法供养它的坚硬不屈,这里也许隐含着对人性复杂多变的感慨。"有生必死终无迹"一句,则直接点出了生命无常、人事难料的宿命观。

最后两句"焉用皇皇兮仍汲汲"则是对当下世态的不满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追逐的淡然。而结尾"君不见塔岭之塔焉在哉,不如有酒斟一杯"则是一种超脱红尘、寄情山水的心境,通过对往昔遗迹的感怀和现实逃离的渴望,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愫和生活态度。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出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特定历史背景,是一篇集哲理与情感于一身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