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
出处:《挽刘平田仪部》
明 · 释函是
文章传胜国,苦节著当今。
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
八行馀绪论,千里想清音。
邈矣嗟梁木,典型何处寻。
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
八行馀绪论,千里想清音。
邈矣嗟梁木,典型何处寻。
鉴赏
这首挽诗《挽刘平田仪部》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官员刘平田的深切哀悼与缅怀。诗中不仅赞颂了刘平田在文章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还寄托了对其遗风的怀念以及对其精神境界的向往。
首句“文章传胜国”,开篇即高度赞扬刘平田的文章才华,使其作品流传于世,成为国家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接着,“苦节著当今”进一步强调了刘平田在个人品行上的坚守与执着,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未曾动摇。
“高寄遗民迹,徘徊选佛心”两句,既是对刘平田人格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精神追求的深刻揭示。这里将刘平田比作遗世独立的高士,其心志如同精挑细选的佛门弟子,追求着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八行馀绪论,千里想清音”则通过比喻的手法,描绘出刘平田思想的影响深远,仿佛他的言论和思想如同清越的乐音,在千里之外仍能感受到其余韵悠长。
最后,“邈矣嗟梁木,典型何处寻”表达了对刘平田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其精神遗产难以寻觅的感慨。梁木,常用来比喻贤者或伟人的去世,此处借以表达对刘平田离世的哀痛,并对其精神风范的追寻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刘平田生前事迹及精神风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