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自足何旁求,逼北赴戒是吾忧,公欲渡湖毋渡湖
出处:《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明 · 湛若水
重耳无我之所有,我有重耳之所无。
吾道自足何旁求,逼北赴戒是吾忧,公欲渡湖毋渡湖。
吾道自足何旁求,逼北赴戒是吾忧,公欲渡湖毋渡湖。
鉴赏
此诗出自明代诗人湛若水之手,名为《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湛若水以道家思想为底蕴,其诗中流露出对道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对同道中人行为的微妙洞察。
“重耳无我之所有,我有重耳之所无。”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重耳代表的是世俗的追求和拥有,而“我”则拥有重耳所不具备的精神世界和内在修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吾道自足何旁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身道义和精神追求的自信与满足。他认为自己的内心世界已经足够丰富,无需向外寻求任何东西。这种自我肯定的态度,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内观”和“自足”的理念。
“逼北赴戒是吾忧,公欲渡湖毋渡湖。”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同道中人可能做出的某种行为的担忧。他劝告大家不要盲目跟随,而是要谨慎行事。这里的“北戒”可能象征着某种规则或约束,而“渡湖”则可能是指某种行动或决定。通过这样的警示,诗人提醒人们在追求精神目标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冲动和盲从。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湛若水对于个人精神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同道中人行为的理性指导,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道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