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谁知别有天,个中俯仰趣无边
出处:《飞来寺二首》
明 · 陈繗
岩下谁知别有天,个中俯仰趣无边。
风轻云淡日长午,鸟语花香春自妍。
耕凿每悬伊尹笠,赓歌时抚伯牙弦。
悠悠此乐传身世,古往今来几许年。
风轻云淡日长午,鸟语花香春自妍。
耕凿每悬伊尹笠,赓歌时抚伯牙弦。
悠悠此乐传身世,古往今来几许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间景象。诗人以“岩下谁知别有天”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暗示了此处隐藏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隐逸之乐。接着,“个中俯仰趣无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乐趣的深邃和丰富,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风轻云淡日长午,鸟语花香春自妍”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和谐。微风轻拂,白云悠然,阳光温暖,鸟鸣花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耕凿每悬伊尹笠,赓歌时抚伯牙弦”则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伊尹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常以戴笠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隐士的生活态度;伯牙则是传说中的音乐大师,抚琴弹奏,寓意着高雅的艺术追求。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艺术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最后,“悠悠此乐传身世,古往今来几许年”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之乐的深深感慨。这种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更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它超越了个人的生命历程,成为了人类共同追寻的精神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艺术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更是一曲对美好生活的赞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