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别俄成万古悲,悲君兼恨识君迟
出处:《哭王柳南先生》
清 · 邵齐焘
少别俄成万古悲,悲君兼恨识君迟。
青箱手泽知谁托,黄发天亡不慦遗。
半世闲襟老岩壑,一乡后进失师资。
小园昨日论诗地,重过门前涕满颐。
青箱手泽知谁托,黄发天亡不慦遗。
半世闲襟老岩壑,一乡后进失师资。
小园昨日论诗地,重过门前涕满颐。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邵齐焘对友人王柳南先生逝世的哀悼之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句“少别俄成万古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短暂分别后,却在心中留下了永恒的悲痛。接着,“悲君兼恨识君迟”一句,既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悲伤,也含蓄地表达了因认识友人时间较短而感到遗憾的心情。
“青箱手泽知谁托”一句,借用了古代学者将学问传授给后人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学问和精神遗产无人继承的忧虑。“黄发天亡不慦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忧虑,暗示友人虽已年高,但其宝贵的知识与品德并未得到妥善传承。
“半世闲襟老岩壑,一乡后进失师资”两句,描绘了友人生前的生活状态和对后辈的影响。友人一生淡泊名利,隐居山林,却在乡间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如今他的离去,使得后辈失去了重要的指导者。
最后,“小园昨日论诗地,重过门前涕满颐”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小园中讨论诗歌的情景,如今再次经过友人的门前,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深深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友情的珍贵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