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复无常母,孤儿最可怜
出处:《悼梁氏文姞》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顾复无常母,孤儿最可怜。
扶床方四岁,饮乳未三年。
日日黄肠侧,双双白首边。
一秋情抱恶,无曲与冰弦。
扶床方四岁,饮乳未三年。
日日黄肠侧,双双白首边。
一秋情抱恶,无曲与冰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儿的悲惨境遇,情感深沉,催人泪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孤儿的孤独与痛苦。
首先,诗中提到“顾复无常母”,暗示孤儿失去了母亲的照顾,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接着,“孤儿最可怜”直接点明了孤儿的处境,强调了其命运的悲惨。通过“扶床方四岁,饮乳未三年”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孤儿年幼时的无助与依赖,以及对父母的深深怀念。
“日日黄肠侧,双双白首边”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孤儿的年轻与老人的苍老相对比,进一步凸显了孤儿生活的艰辛和孤独。这里的“黄肠”可能是指孤儿的黄色皮肤,也象征着他的脆弱和无助;“白首”则代表了老人的衰老与孤独,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孤儿命运的凄凉。
最后,“一秋情抱恶,无曲与冰弦”表达了孤儿在秋季(一年中最易感伤的季节之一)里心情的恶劣,似乎没有任何人能理解或给予他温暖。这里的“无曲与冰弦”可能暗喻了孤儿内心深处的悲伤无人倾听,如同冰冷的琴弦无法弹奏出温暖的旋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儿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底层儿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其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