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
出处:《求志山房歌》
明 · 解缙
云在山,龙在渊。
云未霖,养晦于阴,壑龙未震,蛰迹而蜿蜒。
所以古来隐居以求志,长山大谷往往多才贤。
君不见孔明天下士,志气凌苍天。
当年未受三顾宠,躬耕只在南阳阡。
又不见鹿门有英杰,别是人中仙。
耕云自得隐居志,日令妻子耘其前。
我尝寄迹文江里,独抱遗经究终始。
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閒心彻秋水。
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
溪回路转得幽胜,深邃彷佛桃源春。
中有高世徒,隐居谢世棼。
身同鸥鹭侣,盟与泉石亲。
不识季伦富,不知原宪贫。
胸中万事等孤鹤,独立瑶台百尺之上月色传其真。
冥观六合间,湛照无纤尘。
我时一见之,翛然清我神。
呼儿具酒鲙金鳞,瑶琴古剑乌角巾。
自言足幽志,不是甘隐沦。
酒酣壮气横秋旻,为君起舞君莫嗔。
山房之下日云迈,苍生有待山中人。
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
致身直入九重内,要使皇图万亿茫无垠。
云未霖,养晦于阴,壑龙未震,蛰迹而蜿蜒。
所以古来隐居以求志,长山大谷往往多才贤。
君不见孔明天下士,志气凌苍天。
当年未受三顾宠,躬耕只在南阳阡。
又不见鹿门有英杰,别是人中仙。
耕云自得隐居志,日令妻子耘其前。
我尝寄迹文江里,独抱遗经究终始。
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閒心彻秋水。
閒来却访朋江滨,落花流水迷通津。
溪回路转得幽胜,深邃彷佛桃源春。
中有高世徒,隐居谢世棼。
身同鸥鹭侣,盟与泉石亲。
不识季伦富,不知原宪贫。
胸中万事等孤鹤,独立瑶台百尺之上月色传其真。
冥观六合间,湛照无纤尘。
我时一见之,翛然清我神。
呼儿具酒鲙金鳞,瑶琴古剑乌角巾。
自言足幽志,不是甘隐沦。
酒酣壮气横秋旻,为君起舞君莫嗔。
山房之下日云迈,苍生有待山中人。
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
致身直入九重内,要使皇图万亿茫无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云在山,龙在渊”的开篇,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氛围。诗人借云龙未显之时的隐匿与潜藏,引出古代隐士追求内心志向的主题。孔明与鹿门英杰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隐居者虽不被世人所知,但内心世界丰富且充满智慧。
接着,诗人自述其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通过“乱云堆土结松巢”、“一片闲心彻秋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与朋友相聚,饮酒赋诗,琴剑相伴,体现了隐逸生活的自在与乐趣。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赞美,认为他们虽隐居山林,但心怀天下,期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鞭起九云之潜蛰,共驾万斛之飞云”等豪迈之语,展现了隐士们虽隐而不失壮志,期待有机会为国家效力的理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也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